分享好友 菜谱首页 频道列表

三净肉与五辛|从习大大婉拒白金汉宫多宝鱼

2015-10-23 16:5125560
 
 
据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对英国的国事访问,英国政府十分重视此次访问,正在全方位精心筹备接待工作,在习主席20日到访的当天,就会有两场最高规格的宴会,一场是欢迎午宴,一场是晚上女王在白金汉宫设下的国宴。
 
《每日邮报》10日报道,一位了解英国外交部工作的人士说,礼宾部门非常重视国宴的安排。食材方面应该是以英国本地出产为主,不会出现参鲍鱼翅等可能引起争议的食材。英方向中方提议了一份午宴餐单,菜式包括季节性多宝鱼、作为前菜的蟹以及一款芫荽香料,但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及中方代表团已礼貌地婉拒这几款食材,因为他们只吃腌渍鱼或烟熏鱼。
 
“因为他们只吃腌渍鱼或烟熏鱼”意谓他们并不吃点杀的活鱼,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慈心于众生,是君子的美德,而在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是素食者,但能够像孟子与习主席夫妇以及中国代表团这样,在重要的场合,兼顾礼节与修养,诚为令人赞叹之举。
 
 
 
而佛教也并非唯素食为是,从历史与现实来看,汉传佛教自梁武帝起禁止僧人食肉,乃是随方毗尼的一部分。而佛教的信众是不是就可以随意杀生吃肉了呢?
 
这就要从佛教的“三净肉”说起了,《佛教饮食规制》谈到:
 
鱼与肉,在小乘律中,每部皆有,并皆列为正食之一。在小乘律中,不许伤害畜牲,若故杀畜牲,乃至虫蚁,杀一命即是一波逸提,但是为了比丘不自炊煮,而是沿门托钵乞食,对于肉食也就不能禁绝。在《四分律》中规定,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的肉类,皆可吃,但有三个条件,称为三净肉:第一,若不见为我故杀者,可以吃;第二,若不闻为我故杀者,可以吃。第三,若不怀疑为我故杀者,可以吃。若见、若闻、若疑,随有一种,为我故杀,皆不应吃。也就是说,凡是我已知道,或者怀疑施主供养的肉食是特别为我而杀的,便不能食。在《楞严会解》中,又有五种净肉:不见、不闻、不疑、自死、鸟残(鸟兽相食而残余者)。《涅槃经》中又有九种净肉:五种同上;第六,不为己杀;第七,生干(自死而干者);第八,不期遇(不是预计而是偶相遇者);第九,前已杀(非今因我而杀者)。正因如此,直到现在的南传小乘比丘,仍旧不避鱼肉的,西藏的喇嘛,也是一样。甚至佛在入灭以前,接受金工纯陀的最后一餐供养,也有人说那是吃的野猪肉。
 
但到涅槃会上,迦叶尊者向佛建议:“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陀随即赞叹着说:“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又说:“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问:“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佛说:“是三种净肉,随时渐制。”(见《涅槃经》卷四《四相品》上)余如《楞严经》、《楞伽经》、《梵网经》等,皆有明文,不许食肉。
 
大乘《梵网经菩萨戒本》中,轻垢戒第三条说:“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轻垢戒第二十条又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楞伽经》卷四中说:“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楞严经》卷六中说:“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断肉食,皆出大乘经律,小乘国家未能见到大乘经律,故未断除肉食,也是很难怪的,我们不必攻击他们。即在我们中国的佛教,从东汉开始,直到梁武帝时,所有的僧侣弟子,均未断除肉食,到了梁武帝舍道信佛,听了《涅槃经》以后,便极力主张素食,从他本人开始,并劝一切僧俗佛子,皆断肉食,他以朝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所收的效果,自然很大。从此之后,中国佛教的素食主义,也就形成风尚了。
 
佛教讲慈悲,讲平等,以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素食自是应该的,这一美德,不唯应该保持,尤其值得发扬。即使非佛教徒,如印度的甘地是素食主义者,基督教中的美以美会派,也是主张素食的,大文学家如托尔斯泰与萧伯纳,也是素食主义者。佛陀时代受生活环境限制,故许肉食,我们如今可以素食,何不素食?
 
我们知道,佛教之戒律,以“杀生”为首,而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杀生,断慈悲种。故佛教为当时的人与后世众生开方便门,因为诸多原因不能断肉食的人,允许吃三净肉,则不违犯杀戒,更鼓励有心增上的人断除肉食。
 
那么为何又拒绝“芫荽香料”呢?就要说说佛教的五辛了,一般说五辛,乃指《梵网经》之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等。《楞严经》说若食五辛,则有诸多过患。
 
至于芫荽,在佛教的饮食观中是否允许,则有些争议,因为古今中国与印度的植物名称多有变化,这些有待考证了。
 
 
 
而佛教为何要约束食用五辛呢?《佛教饮食规制》说:
 
在小乘律中,只讲到蒜,《四分律》比丘尼戒单堕第七十条中规定:“若比丘尼啖蒜者波逸提。”又说:“若比丘尼啖生蒜熟蒜若杂蒜者,咽咽波逸提。比丘突吉罗(恶作),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不犯者:或有如是病,以饼裹蒜食,若余药所不治,唯须服蒜差,听服。”但是有病吃蒜,还有规定,律中说:“若服蒜者,僧伽卧具,大小行处,咸不应受用,不入僧中,不礼佛绕塔,有俗人来,不为说法,请亦不往。应住边房。服药既了,更停七日,待臭气消,洗浴身衣,并令净洁,其所居处,洒扫净涂。”蒜之为物,虽臭而香,不吃蒜嗅到吃蒜者的气味,简直能够冲脑熏鼻,使之头晕作呕,但在吃蒜的人,吃时固觉津津有味,吃了以后,也不觉有何恶味。所以中国的北方人,嗜好葱蒜,是闻名的,即使其他各地,如曾尝过蒜的“美味”,也是喜欢吃的。其实吃蒜之后,不唯口气臭,浑身都会散发臭气,特别是大小便,比死尸还要臭!在团体生活中,不应吃,吃了便会触恼大众;诵经说法礼佛者,皆不应吃,吃了便失敬意,也失威仪。吃蒜非淫、非盗、非杀、非妄语,只是有失威仪,所以除了比丘尼,余皆只是突吉罗罪。但如不为治病,为贪口欲,便去吃蒜,不是出家人的应有态度。如果吃了蒜,仍不避嫌,照常随众,上殿过堂,更是不知惭愧。
 
《摩诃僧祇律》卷三一中说:“服已,七日行随顺法……不得卧僧床褥,不得上僧大小便处行,不得在僧洗脚处洗脚,不得入温室、讲堂、食屋,不得受僧次差会,不得入僧中食及禅坊,不得入说法布萨僧中,若比丘集处一切不得往;不应绕塔,若塔在露地者,得下风遥礼。……至八日,澡浴、浣衣、熏已得入僧中。”吃一次蒜便应与众人隔离七天,放弃一切的权利。比丘犯了僧残罪覆藏,忏悔时,随其覆藏日数多少,行波利婆沙(别住),如今仅吃一次蒜也要行别住,如果不为治病,那又何苦犯呢?
 
在大乘经律中,往往皆以五辛并列。《梵网经》轻垢戒第四条中说:“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在这五辛之中,中国只有前四种,兴蕖唯印度出产。至于革葱、慈葱、兰葱,各家批注,颇有出入,但其不外是小蒜、葱、韭而已。吃五辛的过失,在《楞严经》卷八中说得非常严重:“熟食发淫,生啖增恚;……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这是多么可怕呀!其中共有五点,后面四者,我们除了深信不疑,但也不得而知。至是第一点“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是可以得到实验证明的,如果不相信,可以问问喜欢吃蒜的人,请他们说句老实话,究竟对不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蔬食进入主流
19世纪80年代,维根(vegan)一词还是一个游离于主流饮食外的小众概念。百余年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蔬食的价值 并非仅限于健康和食

0评论2015-11-161863

红薯丸子
原料:红薯400克、面粉130克、食用油适量做法:  1.红薯去皮洗净,蒸熟后捣成红薯泥。  2.红薯泥加入面粉揉匀备用。  3.从

0评论2015-11-162850

周一请吃素 如何用素食改善虚寒体质
一说到气虚体寒,很多女生都躺枪。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曾经一到入冬就抱着暖水袋,穿上厚袜子,哆哆嗦嗦在电脑前写论文。后来因为

0评论2015-11-162753

日式素食新态度─清新、精緻、饱肚
传统中式素食店与日本餐厅各走极端,前者有时给人较老派和食物油腻的感觉,而后者则在装潢及食物品质等细节显露心思。然而,享用

0评论2015-11-162926

打造离市区最近的后花园城东素食文化旅游节启幕
11月14日上午,城东街道素食文化旅游节暨乡村一日游首发式在北沙角村仙乐公园启幕。市领导潘黄星、程天青、方青、陈亦殊及市旅游

0评论2015-11-162954

烤蔬菜鹰嘴豆泥素食卷
[主料]:  小麦面粉、茄子、生菜、西葫芦、黄椒、鹰嘴豆、樱桃番茄  [做法]:  1、鹰嘴豆泡发加稍盖过的水,用电饭煲普通

0评论2015-11-162922

长兴公益众筹素食餐厅昨开张 餐厅赚的钱用于公益
经过5个多月的筹办和试运营,昨天,吴强发起筹建的纯公益素食主题餐厅在长兴正式开业。吴强表示,素食餐厅秉承公益项目、公开账

0评论2015-11-161636

不以宗教看肉食
  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在动物的血液与身体组织内含有各种元素,包括尿酸及其它体内的有毒排泄物。 肉中代谢毒素含有黄碱,这种

0评论2015-11-1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