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的造佛之争:各省攀比 企图以大佛敛钱骗财

2014-06-11 09:333580
 中国有着漫长的佛教造像史,隋唐时期达到巅峰。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佛像以及其他宗教遗产遭到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建造或修复一些佛像,不但有助于宣扬佛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景点的观赏性。但是必须看到,在建造佛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是比赛谁的佛像大,谁的佛像投资高。
 
眼下在国内确实存在追逐大佛高度的问题,竞相攀比的结果是,佛像越建越大、投资越来高、占地越来越多。我们为何不效仿古人,乐山大佛也好,龙门石窟佛像也罢,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就地取材。换言之,古人就是寻找适合石刻的山体悬崖等地方开凿造像,虽然石刻、泥塑艺术可能要花费时日,但是可以说他们决不像今天的政府那样大手笔、大气派。学学古人造佛的节俭意识,而非一味的盲目攀比。正如文中一名佛教徒所言:我们期待的是看到更多佛像,佛像有助于宣扬佛法。但我不觉得这些佛像都要有几十米高,或者打破世界纪录。
 
内地多省份为吸引游客争造大佛宗教活动成为附属
 
2013年,88米高的灵山大佛吸引了大约380万游客,收入数亿元,可谓收入不菲。
 
香潜的天坛大佛高度仅34米,还不到目前一些大佛的膝盖,例如河南鲁山县那座总高208米的大佛。
 
在内地,还有其他几座佛像高于天坛大佛,而且名单还在增加,包括江苏的一座88米高观音像、安徽的99米地藏菩萨像和江西的48米阿弥陀佛像。
 
据报道,建造了天坛大佛的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在全国各地有多个类似项目。
 
中国有着漫长的佛教造像史,隋唐时期达到巅峰。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佛像以及其他宗教遗产遭到了破坏。
 
灵山大佛所在景区门票价210元,到节假日仍是人头攒动。
 
来自宁波的游客肯特•蔡(音)说:“景区里到处都是带着相机的游客,绝对不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好地方。”
 
有时候,建造佛像的开发商会与意见不一的僧侣和居民发生争执。
 
在贫穷的鲁山县,开发商投资12亿元于2008年建成了佛泉寺大佛。但僧倡们曾试图掌管这—景区,让人们免费入内。
 
在四川乐山,当地居民说,一个复制了印度、泰国和缅甸等国佛像的佛教主题公园破坏了始建于1300年前的世界上最高的古代石刻佛像——71米高的乐山大佛。
 
江苏扬州的一名佛教徒说:“我希望看到更多佛像,佛像有助于宣扬佛法。但我不觉得这些佛像都要有几十米高,或者打破世界纪录。”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愚教授说,地方政府将造大佛视为吸引游客之举,“这些项目利用佛教的受欢迎程度,是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办法”。(新华网)
 
中国人为什么爱造大佛?
 
从江苏南京、陕西扶风、山东汶上到福建泉州,各大城市都在争抢“佛都”之名,早在2001年,四川遂宁便宣称将投资230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佛都。
 
中国人贪大求高的攀比心理在造大佛这件事情上概莫能外,大佛的海拔与体量的纪录不断被刷新。
 
而造佛的材质也从以前的泥土、木头、石头、砖头、石膏、陶瓷扩展到使用铸铁、不锈钢、青铜、汉白玉、和田玉、岫玉、黄金、白银、紫檀、南非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翡翠、松石、珍珠等,用料愈加奢华。
 
在造大佛这件事情上,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早有规定,单体造像高度(含基座)或长度超过10米、群体造像数量超过10尊的大型露天宗教造像,要报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开建,宗教团体、寺观教堂以外的组织以及个人不得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违反规定的,要停止施工,限期拆除,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近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也多次联合发文,强调各地党政领导不得以任何理由支持、参与乱建庙宇和露天佛像的活动,制止和纠正佛教寺庙、道教宫观“被承包”、“被上市”等各种“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行为,并严厉打击假僧假道敛钱骗财。
 
许多人认为盛世造大佛,而中国佛教协会寺庙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孺童则在《中国民族报》撰文分析:汉传佛教开始在山崖巨石之上雕造露天大佛,尤以隋唐时期最为集中。把佛像刻在石头上反映的是当时佛教徒信仰上的危机感和对社会的不安全感,是“末法”信仰危机的体现。现代人一味仿效乱建,以为是对当前社会繁荣发达的赞美,其实是无知盲目、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在信众眼中,没开光的就不是佛。”
 
“佛像并非越高越大越好,而是要有文化有特色,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无锡灵山是旅游景区通过造大佛成功吸金的中国榜样,各省市考察团纷至沓来希望取得真经。
 
国家宗教事务局研究中心主任张训谋在《挖掘宗教文化和谐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文中点评:灵山本身并无深厚佛教文化资源,但通过现代手段对传统佛教文化再阐释、再塑造,灵山成就了一处现代化的佛教圣地。无锡把并非灵山所有的佛教文化统统收纳进来,从最具代表的高88米的灵山大佛和气势恢宏、精美绝伦的梵宫,到菩提大道、转经廊、九龙灌浴、阿育王柱、佛脚印、百子戏弥勒、天下第一掌、登云道等20多个景点始终围绕佛教文化展开。可以说是“创造了新的文化遗产”。
 
灵山大佛开工前,时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提出“五方五佛”说,“就中国而言,东西南北中,唯有东方缺少一尊大佛。北方有云岗大佛,中原有龙门大佛,西方有乐山大佛,南方有香港天坛大佛,如今,无锡的灵山就是东方大佛,这一下,五方五佛都齐整了,够了,以后露天大佛就不用再造了”。
 
此后此起彼伏的造佛热,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新周刊)
 
多省造大佛吸引游客当学学古人造佛的节俭意识
 
中国有着漫长的佛教造像史,隋唐时期达到巅峰。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佛像以及其他宗教遗产遭到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建造或修复一些佛像,不但有助于宣扬佛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景点的观赏性。但是必须看到,在建造佛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是比赛谁的佛像大,谁的佛像投资高。
 
眼下在国内确实存在追逐大佛高度的问题,竞相攀比的结果是,佛像越建越大、投资越来高、占地越来越多。据报道,在贫穷的鲁山县,开发商投资12亿元于2008年建成了佛泉寺大佛。最近,我到洛阳白马寺,看到寺庙正在复制印度、泰国和缅甸等国佛像的佛教主题公园,而这样的复制应该说并不鲜见。可以想见,如此规模地建造佛像和复制外国的佛教主题公园,其花费肯定不菲。这样的花费值得吗?在我看来,地方政府将造大佛视为吸引游客之举是不够明智的,甚至是劳民伤财的。作为一个旅游者,说老实话,我想看的是白马寺、是龙门石窟、是乐山大佛、是云冈石窟、是敦煌石窟。我对新建的大佛,无论有多么高,也无论是什么材料建成,都无太大的兴趣。
 
走过无数寺庙,看过很多佛像,得出一个结论:古人比今人聪明,起码懂得节俭,不会乱投巨资。乐山大佛也好,龙门石窟佛像也罢,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就地取材。换言之,古人就是寻找适合石刻的山体悬崖等地方开凿造像,虽然石刻、泥塑艺术可能要花费时日,但是可以说他们决不像今天的政府那样大手笔、大气派。
 
没有人反对造佛像,只是觉得那些新建佛像即使比乐山大佛高出几十米,或者打破世界纪录,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因为它的历史文化含量压根无法与千年前刻成的乐山大佛相比拟。有鉴于此,恳请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弘扬中国佛教艺术的时候学学古人造佛的节俭意识,而非一味地盲目攀比。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蔡礼旭:为什么现在全世界都强调吃素?
请问大家现在一天吃几次肉?一餐吃几盘?大家光思考这个问题,请问这些肉从哪里来?

0评论2019-06-18651

什么阻碍你吃得健康?
  什么让你吃得不够健康呢?是整日忙碌的工作?是无法抗拒甜点的诱惑?也许你比谁都知道水果、蔬菜、谷物的重要性,但吃它们时却皱

0评论2016-11-0756563

请问身体的疼痛痒酸胀麻疲乏是什么原因?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

0评论2016-11-0729169

老生常谈:蜂蜜到底是不是素食?
  对此我的回答毅然决然是不!许多网站、健康书籍和人们都认为严格素食主义者应当定义为那些不吃任何动物性食品或者动物衍生制

0评论2016-11-0762472

番茄生吃与熟吃有什么不同吗?
  科普!脑补!号称吃番茄长大的吃货们,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么?  几天前的晚上,在素食街的“生机饮食学习群”中,咱们的生机饮食

0评论2016-11-0799171

中医如何看素食 吃素不缺营养素
 李宇铭博士  李宇铭博士为香港註册中医师,现职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 香港素食会主席。此文是香港大公网健康《国医》栏

0评论2016-11-0750614

吃素后总胆固醇值偏低,怎么办?
  编者按: 本文应一位素食者的提问,由作者Jennifer 参考和研究10多篇有价值的文章(其中7篇为英文),翻译综合而成,内容仅供读

0评论2016-11-0710030

我应该以糙米来代替白米吗?
   答: 从我和我丈夫在家吃糙米开始,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我们认为糙米比白米更好。 虽然我知道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说,糙米

0评论2016-11-0751484

白米饭是不是垃圾食品?
    ●哈佛大学将白米饭与红肉、盐、甜饮料等不健康食物并列  ●中国专家称,只要做法对、控制量就不会太升高血糖  近日

0评论2016-11-075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