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僧人为何称为福田僧
僧人为何称为福田僧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吃,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

0评论2016-04-0966203

什么是释尊八相示现
八相示现是佛陀一代的史迹,简述于下:01降兜率——先住于兜率陀天内院,欲降生人间,先观五项合宜之机,即时间、地点、国家,家

0评论2016-04-0996861

贪、嗔、痴
【佛教知识】贪、嗔、痴2016-04-08 千年古刹 无极县兴国寺 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

0评论2016-04-0950659

寺、院、庵的区别是什么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

0评论2016-04-0938548

寺庙里敲钟的讲究
梵钟的产生是佛教东来,寺院兴起的产物。梵钟就是佛钟,顾名思义是供寺庙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

0评论2016-04-0950404

千手观音的来历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六观音之一。 关于千手观音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

0评论2016-04-098034

佛教知识卍什么是和尚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

0评论2016-04-0912447

天龙八部
〖一、弥勒菩萨〗弥勒也是与我国汉传佛教地区甚有缘份的菩萨。据佛经上讲,他本为释迦牟 尼佛祖的弟子,先于佛入灭,上升到弥勒净

0评论2016-04-0935929

地藏菩萨的功德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的长子,其功德广如虚空、深如大海、高如须弥,即使十方诸佛在千万劫当

0评论2016-04-0942087

佛教的节日
〖一、念珠、木鱼、山门〗念珠,又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在念佛诵经持咒时用它来计数和收摄心意。 念珠质地有多种,佛教认为菩提子

0评论2016-04-0998808

为什么说要转变命运只有先转变自己
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

0评论2016-04-0943391

道谛之修道中出世间道
出世间道,就是无漏道,即于修道中法智类智所摄的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及彼相应的三摩地,皆是出世间道。其所依定,或者是未

0评论2016-04-0963742

抄经功德
弘一法师说抄经十大利益抄经的殊胜功德抄经不仅赞法、亲近如来,且能摄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亦能消灾灭罪。在《占察善恶业报经》

0评论2016-04-0990860

供僧功德
供僧功德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

0评论2016-04-0975473

避免造口业
避免造口业 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的口业只是一种习惯,他们没有想到是否造

0评论2016-04-0956414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真正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应当奉行八正道,及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以增长智慧;礼佛敬僧,以培植福慧功德。皈依后,要以佛法来规

0评论2016-04-0912442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依《金刚般若经旨赞》开示:略显此经有‘十威力’,犹如金刚,故得此名。何等为十?(一)【最胜威力】。最上第

0评论2016-04-0996201

佛教寺庙知识 五观堂
五观堂: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也称之为香积厨。僧人戒律规定,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也就是说,

0评论2016-04-0916802

佛在心中人自安
有人说,人性本善,然而做法却得不到认同。人在做每件事的时候,不仅仅只是把它做完成,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安理得,那么,有哪

0评论2016-04-0948062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为何灵感无比
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所知的菩萨,亦即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

0评论2016-04-0958802

« 上一页 15/5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