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禅画研究的回顾
提 要:  明心瞑想是印度人对人生的思量。见性尊生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虔敬。禅宗主张明心见性,是中印文化孕育出来的奇葩。事实上

0评论2015-02-07317

象人之妙
第一个体现中国佛画面貌的,大概要算顾恺之。《历代名画记》说顾悄之首创《维摩话像》,有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维摩诘

0评论2015-02-07302

禅意化境
宗白华说,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

0评论2015-02-07278

禅意化境 宋人气象
宋人气象   宋初范宽,他的画风基本上属于荆浩以来的关、陇山水的写实传统。他传世的唯一真迹《溪山行旅图》全景构图是最单纯

0评论2015-02-07261

禅意化境 米点山水
米点山水  不论郭熙的山水,或是崔白与易元吉的花鸟,都是透过高度技巧的描绘能力,追求笔墨变化的极致,并经造型构图的刻意安

0评论2015-02-07289

禅意画境 王洗
  王洗  北宋画家喜画山林雪景;王洗的《渔村小雪图》在各家雪景中别具风采。在雪景中,展示了冬日荒凉中存在着的生的冲动。

0评论2015-02-07317

禅意化境 “马一角”、“夏半边”
  马一角、夏半边   偏安之下的南宋,在山明水秀的景观中享受江南富庶的经济环境,逐渐培养出一个极度幽雅而纤细的文化气息

0评论2015-02-07314

禅意化境 元四家
元四家  吴镇《渔父图》(《芦花寒雁图》)上题《渔父词》一首: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甫,转横塘,芦花两岸一

0评论2015-02-07355

禅意化境 明吴门画派
明吴门画派  以沈周、文征明的山水画为代表,他们所画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不外三种。一是写实景,如沈周的《吴中十二景》、文征

0评论2015-02-07275

百代画圣
 唐代是中国画线条真正获得独立性格的时代。立于这个笔法高峰之颠的吴道子,承先启后,吸收了域外画法,又融合阎立本的中原风格

0评论2015-02-07408

南北二宗论
元画尚意,明画尚趣,而意趣的本质仍然是庄禅精神的外化。元代山水画被写意论全面渗透,庄禅精神在中国绘画中得到全面的落实,经

0评论2015-02-07263

佛画东渐
据史载,最早的佛画像是汉明帝时蔡倍从西域带来优填王所画释迦倚像,明帝乃遣画工按照天竺释迦像的范本绘制。之后,中国画家便有

0评论2015-02-07371

佛画意超——道释人物画
 历代的禅师独立不羁、放浪形骸的个性精神正是画家表现的内容。怀素世称醉僧。自古以来醉与艺是一对孪生子,诗人、画家皆因其醉

0评论2015-02-07285

观音画像与普门艺术的兴盛
  唐末以后,随着观世音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普门艺术逐渐兴盛起来。姿容温婉、体态秀研的女相观音逐渐取代了威武有须的男相观

0评论2015-02-07312

罗汉画像的流变
在历代擅画罗汉画的大家中,最重要的当为唐末高僧贯休,《益州名画录》曾记载:善草书图画,时人比诸怀素。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

0评论2015-02-07273

佛画种类
佛画,总的说来,可分为两大类:非情节性类和情节性类。非情节性类是指画像类,可分为七类:佛像类、菩萨像类、罗汉像类、明王像

0评论2015-02-07357

佛教字画挂在客厅那个方向最好
看个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于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

0评论2015-02-07829

解读中国“茶禅一味”
人们一想到禅,脑际往往会闪现出一幅人在大树下或草木间打坐、静虑的画面。这种人在草木间的意象正是汉字茶的构字法。如同看图解

0评论2015-01-28386

佛教法器“钟”细谈
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

0评论2015-01-27585

庄严道场的佛具之一幡
幡(梵pataka,pataka、dhvaja、ketu),幡为旌旗的总称,又作幡。音译波哆迦、驮缚若、计都。与幢同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以

0评论2015-01-27535

« 上一页 18/56 下一页 »